日前,遼寧大學歷史學院考古系與阜新市博物館聯合舉辦的“讓考古學走近公眾”主題公眾考古實踐活動在阜新市博物館拉開大幕。
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3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遼寧大學歷史學院考古系主動承擔起“向廣大社會公眾宣傳考古成果、普及考古知識、提高全民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弘揚中華優秀歷史文化”的責任,舉辦此次活動目的是將考古工作的全貌更真切地展現于公眾面前,讓其感受到考古學的真實、歷史的厚重以及中國文化的絢爛。本次活動以2017-2019年度考古系對阜新市阜蒙縣他尺西溝遺址的發掘成果為基礎,舉辦了“他尺西溝遺址”主題文物展覽、專題講座及專業體驗等一系列近距離接觸和體驗考古的活動。

他尺西溝遺址考古工地
在他尺西溝遺址主題文物展中,公眾可以全面了解三年來遺址的發掘情況,從圖片上可以看到考古工地的現場、遺跡的分布、發掘的經過;聽專家與現場發掘人員講述考古發掘的過程;識別先民的墓葬、房址,看到七千年前的環壕與聚落?,F場部分石器、修復后的陶器讓公眾真切地了解到日常用具的歷史與變遷。


他尺西溝遺址主題文物展
在考古體驗活動中,公眾可以參觀文物庫房,看到文物出土時最初的樣子,了解“破陶片”們的前世今生,領略遠古遺物的樸素之美;可以參觀出土遺物的整理與修復,聽取關于當下眾多科技考古的新方法以及對陶片上肉眼不可見的新知識的講述;同時走進重大發現之外的考古日常修復整理工作。公眾還可以了解到,面對數不清的陶片,考古工作者如何不知疲倦、滿懷熱情的做好枯燥的拼對與復原工作。在活動中,阜新市博物館志愿者親手體驗陶器的拼對與復原,從中獲得更直接的體驗。

陶器拼對場景
本次阜新市博物館與遼寧大學歷史學院他尺西溝遺址發掘團隊合作的一系列公眾考古活動,讓公眾親眼看到展廳內陳展文物的發現、發掘過程,由看見到實踐,由聽說到思考,啟發公眾保護意識,激發公眾考古熱情,從而獲得公眾對考古事業的理解和支持。同時也為公眾開啟了一扇縱深眺望當地歷史和走進真實考古現場的大門。


考古系學生左科技考古方面的殘留物分析采樣